2013年7月,巴黎。
我心目中最悠然神往的聖母院一景,是後方的小公園。幾棵老樹,幾張長椅,不少人累了,就在那兒休息聊天,慵懶自在,十足的巴黎風情。
「午夜。巴黎」(midnight in Paris )裡,伍迪艾倫讓男主角歐文威爾森飾演一位在巴黎渡假的好萊塢劇作家,每天晚上搭上神秘的古董車穿越時光隧道,回到1920s黃金年代的巴黎,與海明威,費茲傑羅,畢卡索,葛楚這些文人墨客巧遇,更認識一位風情萬種的美麗女子。
歐文威爾森白天回到現代,有一天在塞納河畔的舊書攤發現這位女孩寫的回憶錄,裡頭提到她邂逅了一位美國男子,歐文威爾森喜出望外,覺得這預告了他與女孩的戀情會很順利,拿著這本法文書,要客串解說員的前法國第一夫人布妮幫忙翻譯,他們就坐在聖母院後方的這座小公園的長椅上閱讀,想著要買什麼樣的耳環打動女孩的芳心,這真的是巴黎在電影中最浪漫的場景之一了。
在聖母院裡感受到的靜謐祥和之美,仍時常縈繞我心。180年前,法國大文豪雨果寫下鐘樓怪人,小說裡的聖母院破敗蕭瑟,宛若感嘆巴黎過去興盛的藝術氣息已然不在,但就是因為故事感動人心,也讓聖母院重新活了起來,成為法國珍貴的文化資產。六年前照片還留在相機裡,一把火灰飛煙滅,美麗的玫瑰花窗,精緻的木雕門,莊嚴的氣氛,就這樣煙消雲散。
不禁感慨,人生有時真的沒有什麼道理,聖母院躲過兩次歐戰的戰火,卻被一場無名大火燒了,這不就是無常?
相機裡的那一刻早就不在了,我們能擁有的,就是美麗的回憶,聖母院終究會重建的,過去的輝煌,只能在夢裡相遇了。如果親眼見到這把宛如地獄來的烈火,不知道加西莫多是否也會悲傷哭泣呢? 但大火燒不盡的是,聖母院的傳奇故事,以及雨果以聖母院為景,刻劃出雋永的人文情操。